当前位置: 运势 > > 正文
太有排面!129年前,斗门人的生日礼物… 天天快看点

来源:斗门区融媒体中心   2023-05-18 16:24:51


一块寿匾,

承载百年历史。


(相关资料图)


今年,

被完整保存在斗门博物馆内的

清光绪“寿”字木刻匾额

正式定级为国家级二级文物,

为斗门首个上榜“国家级”的本土文物。


它正是珠海地区第一位巡抚

黄槐森的生日礼物,

听完它背后的故事,

才懂得什么叫“大排场!”




今天,正值“5·18国际博物馆日”,

让我们穿越时空,

追寻斗门深厚的文化根脉。



这块清光绪“寿”字木刻匾额,背后正隐藏着一段厚重的故事。据流传,它正是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为了与大臣同庆自己的60大寿,赏赐给时任广西布政使的黄槐森,黄槐森正是史上珠海地区走出的第一位巡抚。


▲寿匾长221.5厘米、宽112厘米、厚3.5厘米


走近寿匾,可隐约看到中间存在明显拼接痕迹。据民间传说,慈禧认为自己是“千岁千千岁”,黄槐森虽然与自己同日生日,但臣子寿怎么能与自己一样呢?因此,她认为黄槐森的寿必须要“折”一下,故命人特意制作。




据了解,黄槐森是今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人,不仅为官较清廉、敢言谏,还很关心民生,当时更是设立了和风书院(今和风中学),为斗门教育搭建起第一块基石。




乾务镇的宝贝可不止荔山村的寿匾,

还有来自旧乾西村的候王殿石香炉。



候王殿石香炉属清咸丰辛亥(1851)年间的石香炉,原是当地庙宇“候王庙”所用器物。候王庙原址在乾雾镇旧乾西村,今“乾西食品站”处。


·

▲香炉高24.8厘米,口径45厘米,腹径465厘米


该器物为麒麟首双耳石雕香炉,用石英石雕凿而成。鼓腹、板圈足,内空平底成直简状,左右雕饰麒麟首双执耳,腹外壁楷书阴刻“候王殿”,是当时虔诚祭拜上香时的重要容器。




想要知道古人叫什么名字?

来自斗门镇的黄氏族谱就有记载,

快跟小斗一起来看看~


《梅溪黄氏族谱·卷一》《黄氏系谱》是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斗门镇小赤坎村有宽黄公祠发现,均属原本古籍。


▲《黄氏系谱》一册,规格23.3×12厘米,共240页



《黄氏系谱》一册,为晚清手稿,是黄氏分支族系族谱,记载明崇祯至清嘉兴年间黄氏后人分支各房源流,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看表演也能淘到文物?

来自莲洲镇的大生号石砝码,

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石权即为石砝码,大生号石权是2011年由莲洲镇广丰村村民李炳桂捐赠。据李先生介绍:该石权的发现颇具运气。当时一马戏团来到莲洲镇表演,就近拿了一块石头来压帐蓬,结果表演结束时,意外发现这压帐篷的石头居然有字,于是路过的李先生觉得有趣,便买下来,一直保存至今。


▲砝码上底27.5×16.5厘米、下底30.5×18.5厘米、高25.5厘米


石权为花岗岩质,整体形状为梯形,上部中央半月形凿空,留圆柱状提梁。三侧立面正楷阴刻:“广裕围较合”、“司码捌佰两”、“大生號”,一侧素面。



初步判断年代为清末民初(光绪以后),是当时广裕围与大生号之间进行交易时,双方认可的标准重量砝码,用于调较计量器标准,重量为司码捌佰两。



如果说石权的发现颇具运气,

那么更好运气的,是这一门铸铁炮。



据斗门博物馆介绍,该铁炮是白蕉镇废品站人员从双湖路跨鸡啼门特大桥附近收购而来,原炮身还粘有黑泥和贝壳,初步推断为建桥施工时从地下挖出。



幸运的是,废品站人员意识到铁炮存在保留价值,后上报区博物馆,才得以将当年保家卫国、在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铁炮保存下来,后得到较好的修复。


▲铁炮身长:207厘米;炮口外径:17厘米;炮口内径:8厘米;炮最大腹径:31厘米;炮两耳各长:10厘米


该铁古炮重1030斤,炮体前细后粗,呈长圆筒状。口微敞,壁较厚,炮尾端部如覆笠,附小尾珠。中腹横出双耳,炮身铸有十二道突棱形固箍,以及11排阳文,初步可辨铭文有“崇祯拾柒年玖月”等字样。



从铁炮铭文分析,判断该炮制造年代为明崇祯十七年(1644),当时白藤湖地区均为海域。该炮制作精美,铭文字数较多,是铁炮中的精品,其颇具历史价值、研究价值。




重量级的宝贝们还没看够?

近日,斗门区博物馆、

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斗门分公司

联合开展“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用展览展示、教育传播、知识问答、互动游戏等形式,

吸引市民探寻博物馆。

还创新式地推出VR线上云展馆哦!

点击扫码跳转

快来看看吧!


▲点击图片 扫码跳转查看


当历史与现实在博物馆里碰撞,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上演。

爱护文物、文明观展,

让我们一起感受历史的流淌!







看文物、识文物,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如果有市民看到疑似文物,请联系博物馆。


- 联系电话 - 

0756-2782909

- 地址 - 

点击进入导航▲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今日斗门”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有你好看!点击阅读▼ 



|策划:卢展晴、董睿

|采写:董睿

|海报创意:谭古楠、董睿

|海报设计:宋明贤

|摄影:小小李(部分素材来源于斗门区博物馆)

|编辑、制图: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