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邹城东南有一座小山,山小,名头却不小。传说因保护唐王李世民有功,被册封为护驾山。因此,这座沾染了真龙天子王者之气的小山笼罩着神秘的色彩,至今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传说之一:话说隋唐末年,唐王李世民带领的一支队伍被隋将王世充的优势兵力追赶至邹鲁一带。由于连日来人困马乏、饥寒交迫,行军速度缓慢,眼看就要被追上,已经能看到追兵卷起的尘土和听到敌军嚣张的嘶喊声。唐王认为大难将至、在劫难逃,勒马仰天长叹:"天绝我矣!",欲拔刀自尽。 就在这时,突兀地出现了一白胡子老头,拄着拐杖,手持拂尘,对唐王鞠躬颔首道:"唐王勿惊!小神奉玉旨,前来救驾。"。唐王尚未回过神来,只见老者将拂尘一挥,一座小山横亘在面前,阻隔了追兵。老者又言道:"唐王尽请放心。吾乃本地山神,能将隋兵至少阻滞三天。唐王不妨稍事休整,再图良策。小神告退。"唐王欲下马言谢,山神早不见了踪影。待唐王完成了千秋霸业登基做了皇帝,感念山神的救命之恩,将这座山赐封为护驾山。 传说之二:同样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下,唐王李世民的队伍被一路追赶,军中粮草已尽。加上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沿途粮草无法补给。军士们个个饥肠寡肚,无精打采,没有了继续前行的力气,偏偏又慌不择路的来到一座小山前。唐王彻底丧失了信心,暗自寻思:"平路上都已经寸步难行,哪还能翻过山去啊!看来我是难逃此劫啊!"不由的黯然神伤,潸然泪下。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到唐王面前。她问道:"是德厚爱民的唐王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妪说:"我盼你们很久啦!快来人,跟我去做饭。" 唐王很感动,但却有点不以为然,心里琢磨:一个老太婆能有多少粮食啊?能饱我一人之腹,解不了全军的饥荒啊!又不忍拂老妪美意,就选派了几个身体相对强壮军士的跟老妪去做饭。 老妪来到山头的一块平地上,指挥军士支起了一个大锅台,放上一口大铁锅,盖好锅盖。然后点燃柴火,坐在一个小凳上"呼哧呼哧拉"地拉起风箱。也没见她望锅里放米面,不大一会儿,就煮熟了一大锅米饭。米饭的清香顿时弥漫了山间,让人垂涎欲滴。 军士们传递着盛满了米的饭碗,盛了一碗又一碗,说来也怪,大锅却始终不见底。唐王和几千名将士都吃的肠饱肚圆,就连马儿也喂饱了,铁锅里还有很多的米饭。剩下的饭,老妪让军士们装在粮袋里行军途中充饥。装满了所有的粮袋,铁锅才见了底。 唐王和将士们饱餐后精神抖擞地整装待发,正想给老妪告辞道谢,哪里还有老妪半点身影? 翻过山去,唐王禁不住回头张望,远远的看见上顶上,老妪正端坐在锅台前,拉着风箱做饭呢!急忙派军士去山上找,回来的军士报告说,老妪和锅台以及风箱都已经变成了石头! 唐王这才幡然醒悟,知道是山神暗助,赶紧下马率全体将士面向石像三叩首,以示感谢。唐王是知恩图报之人,当上皇帝就把此山封为"护驾山"。 真的,天气晴朗的时候,远远看去,老妪拉风箱做饭的身影仍然清晰可见,飘忽不定的云彩就象袅袅炊烟在山间缠绕。 文字资料整理/彭旺松现场图片拍摄/彭旺松